【双法字理】昜字家族 -- 旸(暘)、阳(陽)、炀(煬)

📁 365足球体育亚洲版 📅 2025-08-01 07:18:53 👤 admin 👁️ 3485 ❤️ 87
【双法字理】昜字家族 -- 旸(暘)、阳(陽)、炀(煬)

yáng

“昜”字加上日字旁就是这个“暘”,今天简化为“旸”,它与“昜”本是一对古今字,读音为“yáng”。

本义就表示太阳、阳光的“昜”为什么还要加个“日”呢?

因为“昜”再造其它字的时候,它充当了声音符号,使其意义符号的功能淡化。

为了进一步表示阳光与日有关,古人又加了“日”字旁再造“旸”字来特指阳光。

“旸”的繁体写为“暘”,今天简化写为“旸”,是从其草书的书写中借鉴而来的简化。

它们俩实际是一个字,表示阳光的意思。

我们再看“阳”字。

当“旸”表示阳光以后,那么阳光要照在哪儿才能与人有关系呢?首先是照在地上,因为人们用阳光晒东西。

但在古时,古人依山而住,住在悬崖之下才能遮蔽风雨,此时人们还没有来到广袤的平原,住地附近因多山石而不平坦,有高高低低的山坡,阳光就总是照在一个个的山坡上。

yáng

展开全文

图片丨字形演变

“阳”字左边的耳朵“阝”是“阜”字,“阜”为一个山坡的形象。

山坡上能照到阳光,山坡的另一面自然照不到,所以这个字也是阴阳的阳。

“阳”指山坡被阳光照着的一面,这叫“阳”,另一面则叫“阴”。

它的繁体字为“陽”,由“昜”字领头,在简化时仅保留了“日”。

因为阴阳的“阳”和太阳的本身“日“是分不开的,所以在简化时没有参照“暘--旸”的规律简化,而是把“昜”字下部光芒的部分去掉,仍旧用了一个太阳的形象“日”来体现出一幅“日照山坡”的情景。

yáng

图片丨字形演变

太阳有光,有能量,阳光长时间的照射会发热。

古人发现火光像太阳光一样,也是热的,火光照的时间长了也会发热、发烫。

于是造了“炀”字,表示火光像太阳光一样,也念“yáng”。

只是“炀”更强调了火光所发出的热与光,有别于日光的“旸”,其繁体为“煬”,同理简化。

这三个字“旸、阳、炀”便是“日字大家族”中“昜字家族”的一组,这一组主要是跟“昜”所表达的阳光的意思有关。

内容来源:白双法教授著《双法字理导论》

让汉字成为世界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