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推出《北京共享充电宝行业自律公约》,提出共享充电宝应明示收费规则,优化计价模式。
以往,共享充电宝的计价模式备受吐槽。部分充电宝以半小时或1小时为计费单位,不足相应时间也按该单位收费,如使用30分钟14秒却被按1小时收费,让消费者觉得过于苛刻。
此外,好借不好还、充电速度慢也是消费者吐槽的重点之一,这些计价模式及相关问题使得共享充电宝的用户体验大打折扣。
此次公约围绕收费计价透明化、借出归还便利化等方面提出多项措施。
根据公约,企业必须在线上租借页面醒目位置公示收费规则,包括免费时长、计费标准、封顶价格及押金政策。
在大家关注的计价模式上,公约提出,租借费用计时单位不超过15分钟,第一个计时单位内满5分钟后收取该时段费用。即使用不满5分钟不收费,超过5分钟则收取该时段全额费用,如使用6分钟需支付首个15分钟费用;
从第二个计时单位起,不满一个计时单位不收取该时段费用。如使用16分钟仅收15分钟费用。
消费者因所在地归还网点少、机柜无空位等原因难以及时归还共享充电宝时,企业核实后应暂停计费。因共享充电宝产品自身原因或者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消费者无法归还的情况,应免除消费者本次使用费用。
此外还包括保持高电量出借,且明确告知消费者剩余电量百分比等。
目前,怪兽、美团、街电等8家覆盖全市95%运营点位的企业目前已经签署公约,承诺通过技术逐步升级、人员培训等措施保障服务落地。
北京市消协推出的自律公约,有望改善共享充电宝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升消费者体验。若执行到位,有望成为全国共享消费领域规范化范本。
对于公约,不少网友表示,公约杜绝了“超1秒按1小时收费”乱象,每次还充电宝最崩溃的是多充了1秒钟的时候。
编辑:cc
近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推出《北京共享充电宝行业自律公约》,提出共享充电宝应明示收费规则,优化计价模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