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共享单车电单车骑行报告

📁 365赢多少钱会被限额 📅 2025-08-11 19:41:39 👤 admin 👁️ 2194 ❤️ 16
2024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共享单车电单车骑行报告

由中规院、中规智库发布的《2024年中国主要城市共享单车/电单车骑行报告》从活力骑行、轨道骑行、减碳骑行和便捷骑 行四个方面,建立了11项骑行指标,并通过城市间横向比较、时间轴追踪对比、与其它指标交叉分 析等方式,揭示出2024年中国主要城市共享单车、电单车出行特征与规律。

一、活力骑行

1. 活跃用户单次骑行距离

单车单次骑行平均距离为1.5公里,对比2023年增长30米 • 超大、特大城市平均增幅相对较高,分别增长35米、48米,显著高于I型大城市(增长4米); • 昆明、沈阳、北京等3城市增幅最高,分别增加140米、120米、80米; • 仅合肥、哈尔滨、兰州等3城市呈现下降趋势,分别减少100米、50米、20米。

电单车单次骑行平均距离2.2公里,对比2023年下降28米 • 超大城市下降相对更显著,平均距离减少101米; • 银川、重庆等2个城市下降最为突出,分别减少300米、190米; • 仅宁波、福州等2个城市呈现上涨态势,分别增加210米、150米。

2. 活跃用户单次骑行时长

相比2021年,超大、特大城市骑行目的更多元,2公里以上生活骑行订单分别提高2.1、2.5个百 分点,达到21.7%、25.6%; • 相比2021年,超大城市2公里以上通勤骑行订单保持稳定,特大城市小幅下降0.7个百分点。

单车单次骑行时长12.1分钟,对比2023年增加0.4分钟 • 特大城市骑行时长增幅最高,增加0.7分钟,达到12.7分钟;I型城市增幅最小,仅增加0.2分钟, 达到11.1分钟; • 哈尔滨骑行时长上涨相对突出,增加2.2分钟;其次为天津、沈阳、石家庄,分别增加约1分钟。

电单车单次骑行时长11.6分钟,对比2023年下降0.7分钟 • 沈阳、石家庄、拉萨等3个城市平均骑行时长最高,分别为15.7分钟、14.2分钟、13.6分钟; • 厦门、银川、呼和浩特等3个城市下降趋势最为显著,分别减少4.0分钟、3.1分钟、1.1分钟。

3. 活跃用户夜间骑行占比

单车夜间骑行占比7.6%,对比2023年下降0.5个百分点 • 南、北方城市分别由8.4%、7.8%,下降至8.0%、7.2%; • 哈尔滨、西安降幅超过2个百分点,分别由12.5%、9.5%,下降至9.5%、7.3%; • 兰州、武汉逆势上涨超过1个百分点,分别由8.5%、8.0%,上升至9.8%、9.0%。

电单车夜间骑行占比9.9%,对比2023年下降1个百分点 • 南、北方城市分别由11.8%、9.7%,下降至10.8%、8.5%; • 福州、宁波、郑州、厦门降幅超过2个百分点,分别由19.0%、17.2%、12.5%、 13.5%,下降至 14.8%、13.7%、9.9%、11.1%; • 长沙、重庆逆势上涨超过1个百分点,分别由13.5%、8.5%,上升至15.2%、9.9%。

4.活跃用户周末骑行次数

不眠的长沙“昼伏夜出”,对比2023年, 共享电单车夜经济时段(22:00~2:00+1) 骑行订单相对占比提升12.6%; 朝气的长沙“青年友好”,年轻人是夜 经济消费主力军,35岁以下夜间骑行占 比高达80.4%; 活力的长沙“商圈繁荣”,从骑行热点 分布看,已形成老城(太平老街、五一 广场、黄兴广场等)、万家丽广场、湘 府路站、梅溪新天地等4个成规模的夜经 济商圈。

单车用户周末骑行约1.7次,对比2023年平均增幅达5% • 超、特大城市周末骑行次数上涨相对显著,分别由1.8次、1.5次增长至2.0次,1.7次,增幅达到 10.6%、6.7%; • 西安(+22.0%)、上海(+18.1%)、成都(+17.9%)、北京(+16.1%)、深圳(+11.3%)等6 个城市上涨超过10%。 电单车用户周末骑行约1.6次,对比2023年平均降幅达3.7% • 特大、I型大城市降幅相对更高,分别下降4.5%、4.2%; • 下降超过6%的城市包括了大连(-8.0%)、青岛(-7.5%)、石家庄(-7.2%)、济南(-6.8%)、 福州(-6.8%)、厦门(-6.7%)等。

二、轨道骑行

1. 轨道周边平均骑行距离

单车轨道周边平均骑行距离为1.4公里,对比2023年增长45米 • 城市轨道里程越低,骑行距离越长。轨道100公里程以内城市高出500公里以上城市260米; • 太原、昆明、石家庄等3城市增幅超过100米,分别为120米、110米、100米。 电单车轨道周边平均骑行距离为2.2公里,对比2023年基本持平 • 100-300公里轨道里程城市骑行距离最高,达到2.3公里,高出轨道500公里以上城市280米; • 大连(3.1公里)、济南(2.2公里)变化幅度显著,分别增长220米,减少180米。

2. 轨道周边骑行订单占比

单车轨道周边骑行占比为28.8%,对比2023年增长1.2个百分点 • 500公里以上轨道里程城市骑行订单占比上涨最多,由37.6%增长到40.6%,增幅达到3个百分点; • 轨道周边骑行订单占比超过35%的城市,包括北京(40.6%)、南京(39.4%)、深圳 (39.2%) 、郑州(36.2%)等4个。 电单车轨道周边骑行占比为23.7%,对比2023年增长2.4个百分点 • 300-500公里轨道里程城市骑行订单占比上涨最多,由20.7%到25.4%,增幅达到4.7个百分点; • 轨道周边骑行订单占比超过30%的城市,包括南宁(33.7%)、南京(33.6%)、长沙(33.4%)、 南昌(33.0%)、合肥(32.3%)、成都(31.4%)、武汉(31.3%)等7个。

三、减碳骑行

1. 活跃用户人均年减碳量

单车用户人均年减碳39.0kg,对比2023年增长1.5kg • 超大城市人均年减碳量提升最为显著,由37.7kg增长至40.1kg,增幅达到2.4kg; • 人均年减碳量增加超过5kg的城市,包括上海(6.6kg)、沈阳(5.9kg)、昆明(5.8kg)、西 安(5.2kg)等4个。 电单车人均年减碳49.6kg,对比2023年下降1.9kg • II型大城市人均减碳量相对最高(60.8kg),高于超大城市(46.6kg)和特大城市(49kg); • 仅宁波、拉萨实现人均年减碳量上涨,分别增加5.0kg、3.7kg。

2. 活跃车辆车均年减碳量

车均年减碳量为60.5kg,对比2023年提升0.7kg • 车均年减碳量超过80.0kg的城市,包括太原(109.8kg)、北京(85.3kg)、沈阳(82.2kg)、 昆明(81.6kg)等4个; • 超大城市车均年减碳量增幅为1.0kg,小幅高于特大城市(+0.7kg)、I型大城市(+0.9kg)、II 型大城市(+0.8kg)。

四、便捷骑行

1. 共享骑行首次入栏占比

单车平均首次入栏占比93.8%,对比2023年上升3.7个百分点 • 超、特大城市首次入栏占比实现高位增长,分别由91.7%、92.7%增长至96.2%,95.4%,增幅 达到4.5、2.7个百分点; • 单车首次入栏占比超过98%的城市包括昆明(98.7%)、南京(98.3%)、成都(98.1%)等; • 仅石家庄(84.1%)、合肥(83.0%)首次入栏占比低于90%。

电单车平均首次入栏占比85.7%,对比2023年下降3.8个百分点 • 超大城市首次入栏占比降幅最低,减少了1.1个百分点;II型大城市降幅最高,减少6.3个百分点; • 电单车首次入栏占比超过90%的城市,包括昆明(94.3%)、贵阳(93.4%)、南宁(92.3%)、 成都(92%)4个城市; • 拉萨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其它城市,减少了17.5个百分点。

2. 高峰时段平均骑行车速

共享单车高峰速度9.2km/h,对比2023年平均增加0.1km/h • 超大城市高峰车速提升相对更显著,由8.8km/h增长至9.1km/h,增幅达到0.3km/h; • 增幅超过0.5km/h的城市,包括上海(+0.7km/h)、深圳(+0.7km/h)、西安(+0.6km/h) 等3个; • 哈尔滨下降幅度最高,减少了0.5km/h,高峰平均速度仅为7.8km/h,排名末位。

电单车高峰速度13.8km/h,对比2023年平均增加0.3km/h • 增幅超过0.5km/h的城市,包括大连(+0.7km/h)、福州(+0.7km/h)、青岛(+0.6km/h)、 郑州(+0.6km/h)、合肥(+0.6km/h)等5个; • 仅沈阳、重庆、南昌呈现下降态势,分别减少了 0.4km/h、0.2km/h、0.1km/h。

3. 停放点位服务通勤占比

单车允许停放点服务通勤人口占比为66%,超特大城市相对高 • 停放点服务通勤人口占比与城市规模成正相关,超大城市(71%)、特大城市(69%)显著高 于I型大城市(59.1%)、II型大城市(53.3%); • 成都(90.2%)、郑州(83.8%)、西安(80.3%)3个城市,停放点服务通勤人口占比超80%; • 合肥(36.9%)、昆明(44.0%)等2个城市,停放点服务通勤人口占比小于50%。

电单车允许停放点服务通勤人口占比为35%,II型大城市相对更高 • 停放点服务通勤人口占比与城市规模成负相关,II型大城市(60.4%)、I型大城市(54.6%)显 著高于特大城市(23%)、超大城市(8.4%); • 超大、特大城市仍处在小范围试点运营共享电单车阶段,且多分布在中心外围,尚无法覆盖居 住人口和就业岗位,北京(1.7%)、青岛(2.1%)、济南(2.9%)等3个城市,服务通勤人口 占比还不足3%; • 南宁(90.2%)、昆明(77.3%)、南昌(71.7%)等3个城市,允许停放点服务通勤人口占比已 超过70%,电单车成为骑行服务主体。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