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 脏玻璃提供质感
图4 玻璃反光交代环境
图5 玻璃反光交代环境
图5 玻璃反光交代环境
图6 玻璃反光带来神秘感
- 大纲 -
1、丰富层次感,提供近景和远景
2、丰富质感,尤其是藏玻璃
3、交代环境,讲述更复杂的故事
4、适当遮挡主体,带来神秘感
(由小S根据叶梓老师脱口秀整理)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745天,我今天想分享一个我拍照时的小伎俩,这个小技量在上一次“杭州摄影小聚”的时候被有一位同学发现了,她问“老师,你为什么老喜欢隔着玻璃拍照?”
我想的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玻璃这个物体,它既是一个遮挡物,同时它上面的反光还能反射出一个远方的物体,也就是说,它能同时提供近景和远景的影像,它丰富了我们在距离上的层次感。原本我只是拍一个人,现在我除了这个人以外,还能感觉到有个玻璃遮挡,前方就是近景,还能看到玻璃上反射的远方事物,这是远景。就比如说下图一中我拍摄的我们家的小麦麦的这张照片,那个凳子就是作为远景存在的。层次感越丰富,我们就会越有临场感,就觉得你就在现场。
第二个我喜欢用玻璃的原因的是它的质感非常丰富,特别是那些比较脏的玻璃。比如说下图2中,实际上它都不是玻璃,是亚克力,不管怎么样吧,它很脏很乱的,随之而来的是在拍摄人物时候它能带来这种质感,会让我们的照片看上去不那么无聊,同时呢,他也能让我们的照片更生活化,如果所有的东西拍出来都是崭新的,看上去整整洁洁的那种照片,实际上是让人觉得比较疏远的照片。下图3也是一个用玻璃来增强质感的例子。
那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第三个我喜欢拍玻璃的原因,它可以帮助我们去交待环境,讲述一个更复杂的故事。我们回到下图1,这个故事实际上是这样子的,麦麦不知道为什么喜欢把饭店里的凳子都摆得整整齐齐的,然后钻过这个玻璃,在后边来观赏她的杰作。这个时候如果不用玻璃反光的话,实际上是你是永远都不可能把人物的表情和凳子拍在一起的,你没有办法去交代这个人物的和凳子之间的故事关系。同样的,图4是在博物馆里面,底下躺着个木乃伊的外壳,玻璃反光里是有两个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讨论些什么事情。我用玻璃反光把这个一古一今、一死一活的两种事物放在了一起。下图5中是北京三里屯的雾霾天的影像,左边是玻璃的反光,你能看到的是橱窗里面的一个广告画呈现出来的非常时尚的女郎的形象,但是右侧的玻璃之外看到的真实的情况是在雾霾中举步维艰的情形。同样的,图6是我经过长途跋涉好不容易到了缅甸,入住酒店的时候看到有一个人在弹钢琴,钢琴声非常美妙,所以我借着这个玻璃拍了人物和建筑外观、酒店外观的情况。上述三点的范例说明玻璃可以帮助我们交代环境讲述更复杂的故事。
最后一个我喜欢用玻璃拍照的原因,是它上面的反光说清楚又不清楚,这些反光的会半遮半掩的去遮挡我们的主体,比如说最后一张照片,这是我发过很多次的,拍摄的是一个摄影师,他身上扛着补光灯正在拉车门准备上车,车窗玻璃上反射的有我左边的女摄影师的裙子,还有这个车里的凳子、马路对面青岛酒吧街的几个灯光。总之所有的元素都交织在一起,让它显得有点乱,但是实际上在这个乱中的主角又是非常凸显的,这样的照片的不仅是更神秘,而且会更耐看。
这就是我为什么会喜欢用玻璃的原因,当然隔着玻璃拍照的时候因为你要考虑玻璃的外轮廓,又要考虑玻璃上的反光,还要考虑反光和主体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你如何透过玻璃准确的对焦在主体上这些问题,所以要考虑的东西确实是大大的增多了,拍摄难度会增大,不过我想的它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尝试的。
今天我们就聊这么多,更多摄影问题欢迎在底部向我留言,你也可以扫描下方的绿色二维码进入“摄影自习室”向我提问,喜欢人像摄影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今天的微信公众号下方挂着的第二条链接,本周末我们在北京将有人像摄影的训练营,欢迎大家参加。同时呢,大家非常期盼的“摄影评片会”又要开始了,后天也就是周四晚上,我们将举办评片会的网络直播,详情请密切关注明天早上发出来的“摄影早自习”,我们会给出一个具体的进入直播的链接。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745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点半,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不见不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