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逃生的“避难层”
信息来源:be365官方
发布日期:2017-09-01 00:09
按照我国的消防规定,100米以上的高层民用建筑,每15层就应建一个避难层。但记者日前在高层写字楼扎堆的CBD采访时发现,很多白领对避难层的概念一无所知。
九成白领没听过 老外倒是全知道
“防火避难层?没听说过!”这是记者在采访时得到的最多反馈。
记者随机在楼高超100米的写字楼中询问了100名白领,对此事“门儿清”的不到一成。白领们普遍表示,他们在高层工作,最关心的是电梯是否够用。每当记者提起“防火避难层”,白领的反应几乎都是边皱眉头,边重复这5个字,再做思考状,然后摇头说“不知道”。
避难层的定义
避难层(refuge storey)是高层建筑中用作消防避难的楼层,一般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为消防安全专门设置的供人们疏散避难的楼层。
通过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使得人们遇到危险时能够安全逃生。
敞开式避难层
敞开式避难层是指四周不设围护构件的避难层,一般设于建筑顶层或平屋顶上。这种避难层结构简单,投资小,但防护能力较差,不能绝对保证不受烟气侵入,也不能阻挡雨雪风霜,比较适合于温暖地区。避难层楼梯间及前室的墙面刷有与其他楼层不同颜色涂料。
半敞开式避难层
四周设有高度不低于 1. 2m的防护墙,上部开设窗户和固定的金属百页窗。这种避难层既能防止烟气侵入,又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进行自然排烟。但它仍具有敞开式避难层的缺点,不适用于寒冷地区。
封闭式避难层(间)
封闭式避难层 (间 )四周及隔墙采用耐火防护墙,室内设有独立的空调系统和防排烟系统,外墙及隔墙一般不开门窗;如开门窗,则采用甲级防火门窗。封闭式避难层可防止烟气和火焰的的侵害以及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
避难层需要具备的条件
为了保证真正达到避难效果,在避难层中还设有消防专线电话、消火栓和消防卷盘。此外,还应设置独立的防烟设施、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除了灭火设备外,避难层不得存放其他物品,更不能悬挂如窗帘等易燃物品。空旷和通风的避难层是逃生和等待施救的最佳场所。
避难层门开向特点
避难层的门开向于其他楼层不同:其他楼层门都开向楼梯,而避难层、底层以及顶层的楼梯门朝向房间,便于逃生者迅速从其他楼层进入楼梯,逃向避难层、出口等。避难层之所以设计在15层左右,就是考虑到发生火灾时,无论在哪一层,向上逃生或向下逃生的最大楼层不超过7层。多于7层,一般人的体能就会受到影响,逃生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居民要有逃省意识,每次进入陌生大楼,应该先链接它的安全出口、逃生路线。特别是生活在高层的居民,还要掌握最近避难层的层数,并规划好最快逃生路线。再次,物业和消防要联合确保大楼避难层安全,确保在发生意外时,避难层能发挥真正作用。
要特别强调得失,避难层的主要作用在于躲避大火等消防危险,对于地震,因为其发生突然且迅速,逃生人员不宜跑去避难层,还是应该迅速寻找掩体或躲在墙角等空间跨度小的区域。但无论面对何种灾害,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自救方法,并在危急情况下沉着应对,才能转危为安。